Translate

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

2013年4月10日 星期三

海明寺



海雲低近寺
明月遠隨人


 



海潮心禪妙相莊嚴現金剛剎

明月千古金容肅穆轉大法輪


  


 
海潮音山林音鐘磬音音音自在

明月色千霞色自性色色色皆空




荷華觀音


海天登臨觀寺宇崔巍禪境豁然開法界
明堂住戒瞻神靈顯赫慈雲普蔭濟蒼生


古亭

 


路闢康莊到得此閏良不易
 
亭留泥爪來尋舊跡也堪思
 
 
 
 
 
勝景攬新亭邀聽好風鳴萬壑
 
清晨入古寺欣看初日照高林
 
 
 
 
 

海明禪寺沿革




       千霞山海明禪寺,創建於民國四十九年,緣起於周鴻城老居士,有鑒悟公長老在台期間,寒暑不計,終年不斷,從事佛法之弘揚,廣積護國衛教之德業,特將其私產風景優美花園別墅一座,兼一甲土地奉獻於老和尚,作為永久弘法道場之用。經十餘載的刻苦經營下,才成為今日殿堂雄偉、輝煌莊嚴的佛教聖地。而因每當清晨日出時,天空變化出壯觀莊嚴的彩霞,而將本山命名為「千霞山」。
  千霞山海明禪寺,從民國四十九年創建至今,從最初的幾間茅屋,陸續增建了觀音殿(又名圓通寶殿)、客堂、東西廂房、五觀堂、大寮、山門及整治水源、修整上山道路,而又因老和尚悲願宏深,欲將道場建設為一座十方叢林,乃不斷興工,修茸改建,力求環境優雅美化,寺宇莊嚴偉麗。故於
  民國五十四年創建海明佛學院。
  民國五十八年增建妙法堂。
  民國六十一年創建玄奘慈幼院,於六十三年開始收養孤兒數十人。
  民國六十六年興建七層舍利寶塔一座。
  民國七十一年為傳授千佛護國三壇大戒,又增建大型僧寮、擴大殿堂前廣場、消災及功德堂以供信眾供奉祖先牌位。
  民國八十年大雄寶殿動土,歷時三載,興建大雄寶,於八十二年佛成道日竣工,而後又興建鐘樓、鼓樓、三層男眾僧寮及地下五層樓,於八十三年三月舉行落成佛像開光。大雄寶殿落成後,又興建開山堂、退居寮、禪堂、明園。迄今海明道場之硬體建設均告圓滿完成,行者得於此安心養道。


寺院介紹


 



一、海明禪寺
  座落於台北縣樹林巿的海明禪寺,從民國四十九年創建至今,從最初的幾間茅屋,陸續增建了觀音殿(又名圓通寶殿)、客堂、東西廂房、五觀堂、大寮、山門及整治水源、修整上山道路,而又因老和尚悲願宏深,欲將道場建設為一座十方叢林,乃不斷興工,修茸改建,力求環境優雅美化,寺宇莊嚴偉麗。復於
  民國五十四年(1965)創建海明佛學院。
  民國五十八年(1969)增建妙法堂。
  民國六十一(1972)年創建玄奘慈幼院,於六十三年開始收養孤兒數十人。
  民國六十六(1977)年興建七層舍利寶塔一座。
  民國七十一(1982)年為傳授千佛護國三壇大戒,又增建大型僧寮、擴大殿堂前廣場、消災及功德堂以供信眾供奉祖先牌位。
  民國八十年(1991)大雄寶殿動土,歷時三載,興建大雄寶,於八十二(1993)年佛成道日竣工,而後又興建鐘樓、鼓樓、三層男眾僧寮及地下五層樓,於八十三(1994)年三月舉行落成佛像開光。大雄寶殿落成後,又興建開山堂、退居寮、禪堂、明園。迄今海明道場之硬體建設均告圓滿完成,行者得於此安心養道。
二、美國加州護國禪寺
三、上海留雲禪寺
四、台北觀音禪院


慈悲的化身-觀音老人

觀音老人悟公長老
  悟明長老,法名仁恩,河南商水人。七歲入私塾,幼年聰潁,夙具慧根。十四歲披剃於湖北竹溪觀音閣,二十歲受戒於湖北漢陽歸元寺。四十九年創建海明禪寺,禪淨兼修,專弘大悲觀音法門,五十二年應美東佛教總會聘為導師,赴美弘法,在哈佛各大學及社會團體講演佛法。長老畢生奉獻三寶、弘法濟世、志行高潔。歷任上海佛教分會理事,中國佛教會常務理事、中國佛教會理事長、世界佛教僧伽會會長。老人家一生儀範,廣結善緣,相機教化。以下僅摘錄數位長老大德筆下的悟公長老,共霑法露:
真華長老-利他的菩薩精神
  「『未成佛道先結人緣』,悟老頗能得此中三昧,他老兄數十年來,除了為法務、為會務、寺務席不暇暖的國內外奔波之外,上至國家元首,下至文午百官,乃至三教九流,黑白二道,無不以慈眼悲心,平等對待,在他的心目中,總以為『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』及『人人皆有佛性,人人皆可成佛』,還有什麼好分別呢?」
了中長老-仁者必壽,德者必昌
  「悟公年耆戒長,德紹望重,僧眾至尊,教中瑰寶。九十載悠悠歲月,立功立德,修己利他,其所作所為,於國家、於社會、於我佛教,貢獻之深遠,深值吾人銘記而稱頌之。」
成一長老-行止皆慈悲
  「悟老不光口說,而且親身實踐,這種說到做到的精神,讓我很佩服。他老把觀音法門的慈悲精神運用在人際生活上,不僅心慈悲,行止也都慈悲,是真正的大慈大悲。不管在弘法、教育乃至興辦育幼院等慈善事業,在在都是悟老大慈大悲的具體表現。」
淨心長老-傳承與指導
  「淨心自從求受三壇大戒的第二年,就參與傳戒工作,都在悟公長老身邊接受指導,而在中國佛教會多年,也在他老人家領導之下,為佛教界服務。他老人家處事有原則,也能充份授權,讓我們有發揮的空間,是一位傑出的領導者。而且他老人家宅心慈悲,寬宏大量,凡事不與人計較。」
廣元長老-最富傳奇的僧寶-悟明長老
  「悟老一向謙稱:『只讀過幾年書的苦惱無文和尚,愛國護教之心,不敢後人』我們拋開他對國家、民族、社會、佛教的影響以及他個人多方面的事功不談,即以交遊和識見,當代一般人可與他頡亢者恐不為多。他不僅是二十世紀,在動盪不安,鬥爭堅固的國家及佛教環境中,脫穎而出的曠世奇蹟,一代僧豪;同時更是古今佛教史乘裏極其罕見的一為大人物。」
聖嚴長老-千眼照見,普門示現
  「悟老的一生儀範,常有令人莫測所以的作略,各行各業的上下老少人士,凡有找他的,多可成為他的朋友,除了相機以佛法點化,他老則別無所期,也不會因為跟外道邪師來往,就改變了比丘行象,不會雜化了佛教本質。」


修持觀世音菩薩法門的功德妙用



悟公長老
中國諺語說:「家家觀世音,戶戶彌陀佛」,一提到觀世音菩薩,無論信不信佛教,幾乎無人不知,無人不曉。這種情形在韓國及日本也是一樣。南傳佛教國家如泰國及越南等地,只信奉教主釋迦牟尼佛及觀世音菩薩,而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的眾多華僑也都信奉觀世音,近年來歐美也漸漸知道有這麼一位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。美國的寺廟也都供奉觀世音;可見觀世音菩薩與我們個世界、眾生的因緣多麼深厚。
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含意
  觀世音為我們中國的名稱。當我們念觀世音菩薩時當念「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」其含意如下:
  一、南無-為梵語,皈依與敬禮之意。
  二、大慈大悲-慈悲為梵語。大者,多也,廣也,慈者予樂,悲者拔苦。意為觀世音菩薩有如我們的慈母一般給我們無限的幸福,同時拔除我們諸多的痛苦。
  三、觀世音-觀者看也,不僅觀看此世界一切眾生之所需,同時觀看出世間十方世界的一切。
  四、音-音聲本由耳根攝入,但證到羅漢境界即獲六種神通,何況證悟到菩薩境界的觀世音菩薩,當然可以六根互用,「觀」到我們祈求的呼聲而尋聲救苦。
  五、菩薩-為梵語菩提薩埵(Bodhisattva)的簡稱,我們中國喜好簡易,因此棄繁就簡稱為菩薩,為「覺有情」之意,即「上覺佛道,下覺一切有情的眾生」的大聖者。
  此外,觀世音又稱為「觀自在」。《心經》開頭第一句「觀自在菩薩」即指觀世音菩薩而言。
觀音法門的種類及功德利益
觀音法門有多種,《楞嚴經》上記載二十五圓通,觀世音菩薩於觀世音佛前曾發大願修習「圓通法門」,由耳根證悟而通達一切圓融無礙的境地,因此又稱為「觀音圓通」法門。因為眾生宿慧不同,後來又開展出數種方法以適合各種根器的人修學。茲述觀音法門的種類及其功德利益於後:
  一、觀音圓通法門──《楞嚴經》上記載觀世音菩薩所講述他用耳根修習禪定的過程。他說「初於聞中,入流亡所,所入既寂,動靜二相,了然不生,如是漸增,聞所聞盡,盡聞不住,覺所覺空,空覺極圓,空所空滅,生滅既滅,寂滅現前,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。」文殊菩薩特別指出,觀世音由耳根修禪定的法門,是最適合這個世界人類的修行方法。
  二、大悲修持法門──禮拜大悲懺或持〈大悲咒〉均可滅除我們無量劫來由貪、瞋、癡所造的種種罪業。經云:「教持圓滿神咒永離惡道,得生佛前,無間重愆,纏身惡疾,莫能救濟,悉使消除,三昧辯才,現生求願,皆令果遂。」由此可知,祇要虔誠一心懺悔,修持大悲法門,無論往昔所造多少罪業均可消除,並且如有所求,只要所求正當,均可滿願。
  三、持誦《心經》──《心經》為六百卷《大般若經》之心髓,全經只有二六二字,為最簡易的法門。不僅言簡意賅,含義亦十分深奧,實則涵蓋了整個佛法要義及修持法門,懂了《心經》的道理也就懂了三藏十二部經典。《心經》第一句「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」又為全經之總綱,經由修持《般若心經》就可以證到三藐三菩提「無上正等正覺」,過去諸佛由此悟,未來諸佛亦如此,可知《般若心經》的殊勝偉大。
  四、持誦《妙法蓮華經觀世音普門品》──〈普門品〉為一般婦女最普遍的功課,經云:「若有百千萬億眾生,受諸苦惱,聞是觀世音菩薩,一心稱名,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,皆得解脫。」我們知道觀世音菩薩有廣大神通力,具有卅二應化身及十四種無畏,舉凡我們遇到災難和痛苦,只要一心祈求,均可獲得不可思議的感應。
  五、專持聖號──
由於環境限制無法拜懺、誦經或不會持咒時,只要一心稱念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」名號一樣可以修持觀音法門。無論拜懺、念經、持咒或持名,均可達到修持觀音法門的功德與利益,但重要的是「一心」拜懺、念經、持咒才能速獲感應。不過我們一般人注意力往往不能長時間集中,因此,在拜懺、念經或持咒時難免會有妄念出現,以致用「散心」拜佛念經和持咒。為了補救散亂心念經持咒的缺失,每於功課完畢時應加念補闕真言以為彌補。
  總之,法門有多種,法法平等,無有高下。千萬不要太勉?和執著,執著那一種法門本身就是一種障礙,對修行是不利的。我們應隨各人的因緣與喜好選擇適合自己的法門,然後一門深入專精修持,再旁以其他助行,假以時日,必有所成。經云:「人身難得今己得,佛法難聞今已聞」實在是多生以來種植的善根,願各位好好把握此生,努力精進,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。